過去一週,台股在創下歷史新高後,首次出現了近鄉情怯的高檔震盪格局。曾經一檔獨秀的 AI 伺服器與半導體類股,也出現了漲多拉回的現象。
許多投資人心中浮現一個疑問:AI 的派對結束了嗎?我該獲利了結,還是逢低加碼?
從本週四位分析師的觀點,以及市場的資金流向來看,「靈蛇週報」為您解析,這並非派對的結束,而更像是一場「**中場休息**」,聰明的資金正在尋找下一個舞伴,一場新的輪動劇本正在上演。
現象一:從「核心AI」到「AI應用與補漲」
本週最明顯的趨勢,是資金從最核心、漲幅也最大的 AI 股票(如部分高價 IC 設計股),開始向外擴散。擴散的路徑有二:
- AI 供應鏈補漲:資金開始尋找位階較低、但同樣受惠於 AI 趨勢的族群。本週我們選出的光寶科 (2301) 正是最佳範例。當市場意識到 AI 伺服器功耗大增,對「電源供應器」的需求也將同步爆發時,像光寶科、台達電這類股價仍在相對低位的電源龍頭,就成為了資金的新去處。
- AI 應用端:除了硬體,市場也開始關注 AI 的實際應用,例如我們在儀表板中長期追蹤的亞光 (3019),其「光學鏡頭」題材,正是 AI 賦能智慧汽車、AR/VR 裝置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現象二:傳產的逆襲 — 「重電」成為避風港
當電子股在高檔震盪時,另一個吸納資金的族群,就是「重電」與「能源管理」。這背後有兩大邏輯支撐:
- 政策紅利:台灣電網強韌計畫、美國基礎建設法案,都為重電族群提供了長達數年的訂單能見度。
- AI 的電力焦慮:AI 運算中心是巨大的「吃電怪獸」,這反過來也推升了市場對穩定供電、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的需求。這也解釋了為何台達電 (2308) 在本週同時獲得了電子與傳產的雙重關注。
本週最重要的宏觀事件:美國 CPI 數據
除了資金輪動,本週所有分析師都共同指向一個將影響全球市場的關鍵變數:**美國即將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(CPI)**。
- 為何重要?:這份數據將是美國聯準會 (Fed) 決定下一步利率政策的最關鍵依據。
- 劇本推演:
- 若 CPI 低於預期:代表通膨降溫成功,市場對「降息」的預期會大幅升溫,熱錢有望重回股市,助漲台股下一波攻勢。
- 若 CPI 高於預期:代表通膨依然頑固,市場可能會擔憂「高利率將維持更久」,進而引發美股獲利了結賣壓,台股也可能面臨較大的修正壓力。
結論:靈蛇的應對策略
綜合以上,我們認為下週的行情將是「**指數高檔整理,個股表現為主**」。AI 依然是不可放掉的核心主軸,但操作上應更有策略性。
- 核心持股續抱:對於像廣達 (2382)、鴻海 (2317) 這類籌碼穩定、營收明確的AI龍頭,應利用震盪持有,不輕易賣出。
- 衛星配置轉向補漲:將部分資金,佈局在像光寶科 (2301) 這類位階較低、剛從底部轉強的績優AI供應鏈。
- 密切關注 CPI:在 CPI 公布前,不宜過度追高,可保留部分現金,待數據明朗後再決定下一步的動向。
在高檔的牌桌上,保持耐心與彈性,才能成為最終的贏家。